飞机真的是沉浸式阅读的好地方,这本小册子就在往返的飞机上读完了。
这本书本身并没有太令人惊艳的地方,甚至要比我想象的内容要少(字大的缘故)。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本书是“巴菲特投资案例集(共4卷)”的第一卷,英文名字叫做:The Deals of Warren Buffett, Volume 1: The First $100M。可能是出版社比较鸡贼,在翻译中文书的时候省略了“卷一”,然后把主标题和副标题调换了次序,搞成了独立畅销书的样子。
本书的译者是杨天南老师,我也是冲着译者才买的这本书。杨天南老师的翻译,让人读起来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本译著,可读性极强。期待译者能够早日完成这个系列二三四卷的翻译。
这本书和《巴菲特的估值逻辑》有点像,都是聚焦巴菲特早期的投资案例,如果说区别的话,这本书更全面也更中立,有点工具书的味道。不过,对于巴菲特投资的所有案例,即使是工具书,也值得经常翻阅,以及和现实的投资实践进行比对和思考。
巴菲特早期的投资案例,通过股东信和《巴菲特的估值逻辑》,大部分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解到,而且单独做案例的读书笔记也没有什么意义(读完一本新华字典怎么做笔记?),我就谈谈本次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格雷厄姆式的投资并不容易
烟蒂股投资,成功率并不高,巴菲特投资克利夫兰精纺厂、加油站、霍希尔德·科恩公司,也不挣钱。但是因为买入价格足够低,虽然最后逻辑没有兑现,巴菲特也并未受重创。这有点像我自己买入百度,虽然股价并未上涨,但也没有亏钱。
烟蒂股投资,巴菲特往往会亲自触发价值回归。主要的方式就是买入足够的股份,进入董事会,让公司按他自己的意愿恢复它应有的价值。然而这个方法对于我们而言,几乎不可复刻。
这种投资方法劳心劳力,甚至要投入毕生精力(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巴菲特后面的转变。当然,资金规模也是他转变的重要原因。
二、早期成功具备一定的运气成分和时代背景
巴菲特的投资比较集中(比如盖可保险占仓位的65%),也比较激进(曾杠杆上到1.25)。
如此激进操作方式的背后,并不是完全依赖对公司细节的理解,主要还是大方向上的定性分析。虽然不可否认,这样的分析判断可能80-90%是对的,但如果情况不像预期的那样发展,对于巴菲特来讲,可能损失也不会很小。
那个年代的商业竞争激烈程度也促成了这种投资的成功。在当时那个年代,商业竞争还没有发展到我们现在这么激烈(甚至现在的美国都没有中国竞争这么激烈),所以在商业判断上,是可以有一些洞察的。但是现如今,以互联网巨头为例,即使公司自己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新业态逆袭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似乎对于商业的洞察,需要在不断跟踪中得出,而且要做好随时改变的准备。总的来说,洞察力的形成更难了。
三、早期的巴菲特与其说是在找公司,不如说在找钱
如果前后串联几个投资案例就可以发现,巴菲特早年的投资方向大致有两类:
- 基于当下的资产负债表就是低估,买入后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价值回归,典型的案例包括洛克伍德公司、桑伯恩地图公司。
- 能够产生自由现金流和浮存金,或在巴菲特的影响下能产生自由现金流(缩减成本,削减业务),再拿这部分低成本的钱来投资,典型的案例包括邓普斯特农机制造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
本质上,只要能找到源源不断的现金,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就是这个公司的roic。而巴菲特早年的高roic,主要还是来自于格雷厄姆派。所以,巴菲特与其说是在找公司,不如说在找钱,低成本的钱。这就是早年巴菲特的商业模式:低价买高现金流的公司,限制公司的扩张,用自由现金流去做投资。
四、早期能力圈:媒体和保险
巴菲特早年的能力圈并不是消费品牌(喜诗糖果、可口可乐),而是媒体和保险。格雷厄姆投资过保险公司,而记者也是巴菲特的一个爱好,所以巴菲特对这两个行业比较熟悉。媒体具有很高的规模壁垒,保险(财险)提供了非常好浮存金。
不过这个也是有一定时代背景的。你看分众这两年的情况,和当年巴菲特投《华盛顿邮报》三年才回本也没什么差别,但是,差异在于,传统媒体的护城河在减弱,即使是《华盛顿邮报》也已经被巴菲特卖出。中国的财险公司到现在也没有利用浮存金做大做强的情况。
所以,站在现在去思考,还是要抓住这个思维的根本,切不可刻舟求剑。
五、重读经典案例
我记得大三看完《穷爸爸富爸爸》后有报名过长投学堂,当时比较难的一课就是会计商誉和经济商誉。这次又遇到了,发现一点都不难。
我也记得几年前林师兄给我出过一个题:同等利润的公司,净资产多的好还是净资产少的好。我当时回答错了。这次看到这个选择题,毫不犹豫地选到了正确答案。
那种喜悦,就像心里有颗种子破土而出,无声胜有声。
投资好玩的地方就在这里:有价值的珍珠被人扔在马路上,外面的贝壳却被人捡走,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