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文的清华课在互联网圈挺火的,但是在投资圈好像大家关注度并不高。里面有一些思路和想法是可以迁移到投资上的。下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相信数据还是相信逻辑?

2005年市场主流观点是陌生人社交,这是逻辑判断;王兴和王慧文看到自己的校内网有用户半个月访问一次,这个是数据。他们选择相信数据,而不是逻辑判断。

这个的背后可能是因为在互联网行业,变化是非常快的,逻辑判断的前提是要了解它的适用范围,而这在互联网行业往往又经常随着环境、用户需求等变化,这就导致了原先的逻辑判断会不再适用。因此对于他们而言,数据比逻辑更重要。

在分析公司的时候,同样有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企业或者行业的生命周期属于早期,数据或许重要性应该先于逻辑。此外,行业逻辑和微观主体的数据,(微观主体)数据的重要性高于(行业)逻辑。

二、相比人才,更关注人才的组织

王慧文提到,千橡当年在专业能力上比校内网强,但产品还是校内网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千橡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团队之间融合的不好,工程师两费时间开发无效功能,摩擦成本高,有效开发时间不足1/20。

其实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这样的。比如,投资经理的能力并不差,为什么最后基金的规模和品牌没有上去?

在分析任何一家公司的时候,既要关注人才,更要关注人才的组织。有的时候组织方式比人才本身的教育和职业背景更重要,但是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件事。

三、互联网时代的规模效应

1. 规模效应的互联网定义

王慧文的定义:销售/用户量/客户量足够大之后(与规模小的竞争对手比)所产生的:1)用户体验优势以及2)成本优势。

个人理解,和传统的规模效应的定义(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绝对生产量的增加使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相比,老王的定义里面增加了用户体验优势这个选项。

其本质内核是一致的,因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客户既是消费企业提供服务的主体,也是主体提供服务的一部分(所谓平台化)。其拉新和留存的成本也是具备规模效应的(吸引客户的成本是固定的,但客户产生的数据和价值是随着规模增加的),此外网络效应本身也会降低边际拉新和留存的成本。

2. 规模效应的形状

规模效应决定了生意最终能做多大,以及稳态时竞争对手的数量。王慧文提到平台类生意中规模效应的三个级别:

  • 随着规模增加,规模效应持续增加(指数增长):往往是纯线上具有网络效应的商业模式,典型的是社交网络。文化隔阂会影响规模效应的持续扩张。
  • 规模增加,规模效应不变(线性增长):典型的是淘宝,买家和卖家数量的增多不影响原先的买家和卖家。规模效应不如第一类强,代价就是无法阻挡新进者进入,淘宝的竞争对手在变多。
  • 规模到了一个水平后规模效应减弱(对数增长):一般具有的特征是“双边网络且同边负向竞争”,一个典型的商业模式是外卖(骑手负向竞争)、打车(出租车负向竞争)。

3. 规模效应的范围

  • 全球性业务:社交(受语言和文化隔阂影响)
  • 全国性业务:电商
  • 城市性业务:打车和团购
  • 蜂窝性业务:外卖

规模效应起作用的范围越小,生意的攻防难度就越大,竞争周期就越长。比如,外卖需要巷战,虽然美团整体市占率第一,但是在某些城市依然不是市占率第一。此外,如果存在强竞争对手,其在特定区域攻破领先者的难度也并不大。

4. 产生规模效应的关键生产要素

除了不同的业务展现不同范围的规模效应外,在一个具体的业务中,也有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具备规模效应。要学会区分哪些生产要素是具有规模效应的,哪些是没有的,哪些是反规模效应的(管理是反规模效应的)。

一个典型的区分就是自营和加盟。加盟就是把没有规模效应的生产要素(员工、单店运营)下放给加盟商,然后把有规模效应的生产要素(供应链、品牌、系统、选品)留在自己手里。

除了传统制造业的厂房设备外,还有一些新时代的生产要素也具有规模效应:营销、研发、资本(战略投资者)。

四、上下游议价能力的动态演绎

静态来看,波特五力模型告诉我们,要考虑上下游议价能力。但是什么因素会影响上下游议价能力呢?王慧文提到了一个指标:上下游市场集中度。

对一家公司而说,最好的情况是上下游的集中度都很分散,只有你的集中度很高。

无法获得持续强议价能力的情况:

  • 上下游集中度比你高;
  • 由于你的集中度高导致上下游要和你博弈而去改变他的集中度。

第二种情况是之前讨论比较少的。一个典型的场景就是携程OTA业务,携程收购去哪儿以后,OTA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但航司不希望OTA的集中度过高,因此航司:

  1. 找政府机关和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则,降低代理商抽佣率;
  2. 培养别的OTA,导致小的OTA发展起来,市占率下降。

五、后发优势

大部分情况下“先发优势”明显。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

  1. 不需要做消费者教育;
  2. 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更加确定;
  3. 创新者往往不具备商业思维,不一定关心大众需求。

前提是,需要预判这个市场非常大(最好是增量市场),且最终玩家不止一个,后发才会更有优势。存量市场里也不是完全没有后发优势,这个时候需要的策略是差异化,在细分市场寻找增量机会。

六、互联网时代4P理论的演绎

传统的4P理论是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书中提到的经典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市场最终的需求受到这四个营销变量的影响。

王慧文认为,这四个变量里面,存在一定的顺序,Price第一,Product第二,Place第三,Promotion第四。

在规模化生产的行业里,需求比供给重要。定价影响的是需求,而产品是供给。王慧文这里探讨了补贴的意义。补贴改变的是用户对特定产品的需求。假定每一级定价都存在特定的需求人群,补贴的意义在于让体验更优的产品触达更多的人群。如果仅仅是扭曲定价而不是让消费者体验了更好的消费模式,这样的补贴就没有意义。

渠道(Place)方面,最好的情况是用户在地域上集中度很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4P应该是一个组合,4P彼此需要互相匹配。在传统的4P中,Product定了Price,这个Price要被Promotion(比如分众)和Place(比如沃尔玛)分掉一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产品有下面三个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特征:

  1. 信息的传输速度比实体块。
  2. 信息的单位制造、运输、储存成本比实体低。
  3. 信息是可编程的,但实体不行。

这也导致了4P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产品往往是,Price可以无限接近0(免费的模式),Promotion中PR角色的重要性要超过Marketing(广告),而Place(分销渠道)很有可能就没有了,比较典型的就是360免费杀毒和瑞星杀毒。由于Product本身可编程,虽然Product本身的Price接近0,但时间一长,Product就变成了Place,Product把自身赚钱的空间挤压为0,去赚另一个P(Place)的钱。

在这个维度上,4P理论是定义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互联网时代一种厉害的商业模式,是将4P中的某一个P挤压为0从而获得不平等的优势,然后在另一个P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