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 newsletter 是我整理 flomo 零散记录的重要形式。非常推荐有记录需求的朋友们使用 flomo,App 可在各应用商店搜到。newsletter 可以通过 Email 进行订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将 Email 直接私信给我,说明订阅 newsletter 即可。

投资思维与方法

前两段笔记都来自于景泉 Value 的公众号文章,算是针对同一个问题的两个讨论。

建立适应性系统思维模型

本文的思路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借鉴了《适应性市场》,因此可以和读书笔记对照起来阅读。

相关笔记:

企业更像是生物学非物理学,生存是推动竞争、创新和适应性的力量。经济系统思维能够帮助分析当下企业质量的高低,而生物系统思维能够提供一种理解企业未来(盈利的确定性和持续性)的视角。

企业是一个生态系统,适应性决定了企业未来最终的现金流,从而决定了估值。

企业最基础的适应性系统内在的投入产出模式(或者称为商业模式)

  • 它是企业在面对复杂与随机性变化的环境中最后的生存基础。
  • 这种投入产出模式具有自适应性

适应性系统所处的微环境:上下游

  • 上游:企业数目多少(相比于中游)、产品易得性大小决定了在这种环境下,是否有利于中游企业发展。但这种优势也具有临界点
  • 下游:消费者运用个人经验中发展出来的直觉与经验法则有时具有高度路径依赖性,生产利用消费者路径依赖的产品(成瘾性产品)的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从生物系统思维思考企业管理与决策:进化选择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

  • 企业的非理性行为决策有可能是还未来得及适应周围的环境。
  • 企业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尽可能的猜测」作出选择,以获得最佳决策,并通过从结果中获得的积极或消极的反馈来学习。
  • 环境变化越快,企业面临着做出正确的管理与决策的挑战越大。因此,当企业处在具有稳定的微气候与环境中时,在企业管理决策上有效性越高。
  • 如何理解企业的非理性决策?
    • 有可能是环境发生变化,旧环境的管理与决策不适合新环境;
    • 有可能是企业从环境中得不到积极或得到消极的反馈,导致无法学习;
    • 有可能是从环境中得到不适当的反馈,导致学到绝对非最优的行为。

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对进化的影响

  • 在稳定环境下进化出来的「最优化行为」可能在面对环境冲击时反而因为缺乏灵活性而导致种群灭绝。
  • 当只存在非系统性风险时,最优化行为往往对应着某种最优解,整个种群的行为会趋同。当面临系统性风险时,最优化行为却恰恰是个体行为分散化,否则可能遭遇「团灭」。
  • 这意味着,如果一心追求稳定环境下的最优解,反而在环境变化时会缺乏灵活性。
    • 企业如果一味追求盈利的最大化,而提高杠杆率,在金融环境变化的时候,往往因为现金流问题导致「灭绝」;
    • 投资者如果一味追求盈利的最大化,可能导致风格的极端化,当市场风格发生改变的时候,可能导致「灭绝」。

【via 景泉 Value《建立适应性系统思维模型》】

企业的适应性系统与价值投资

本文是从上文引申出来的讨论。

企业的自适应系统和非自适应系统

  • 企业的自适应系统是指企业对稳定环境的适应系统,即上文所提到的「公司内在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在系统性风险没有发生的时候,这种自适应系统可以不断优化追求最优解。重点在对已有环境的「开发」;
  • 企业的非自适应系统是指对变化和不确定环境的应对系统。拥有非自适应系统的企业往往能在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存活。重点在对未知环境的「探索」。
  • 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优化行为是普遍的最佳策略,而在快速变化的生态系统中,探索行为则是普遍的最佳策略。

两种类型的管理层

  • 具有自适应性系统的管理层需要从基础运营中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具有经常性收入、长期合同、或者习惯性的消费者购买等特征的企业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管理层。
  • 具有非自适应性系统的管理层(或者称为「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者」)倾向于目标驱动、内在动机和增长导向,可以在错误的方向上大胆下注,进行旨在实现长期目标的投资,但在短期内可能看起来很愚蠢。

如何理解两种系统的适用范围

  • 事实上,这两种类型的管理层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而要取决于公司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及其基础业务,以及其所处的环境。
  • 如果投资者投资于行业稳定的企业,那么价值投资者对优化(即以开发为重点)管理团队的总体偏好是完全合理的。但在投资充满活力的行业时,投资者应坚持投资于有远见(即以勘探为重点)的管理团队。
  • 成功的有机体会根据环境的不同将这两种策略进行不同的混合。
    • 只追求探索的风险:过度地探索新事物,而忘记实际享用他们发现的利润池;
    • 只追求开发的风险:一旦改变它们所处的生态系统,它们可能会措手不及,忘记如何探索。

价值投资者往往会高估自适应性系统的价值,低估非自适应性系统的价值。

  • 价值投资者对具有自适应性系统的管理层更为满意,因为它们的有效性在季度和年度业绩中经常表现出来。
  • 具有非自适应性系统的管理层其回报特征更类似于看涨期权,而非确定性,这也导致估值与当下的业务规模相比处于较高的位置。
  • 如果以传统的价值投资思路来看,后者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同时商业模式有可能也未经验证,持有这样的公司不是很好的选择。

对价值投资的启示

  • 构建投资组合:既要有在相对稳定的行业中运行的具有稳固自适应系统的企业,同时要有在充满活力的行业中运行的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
  • 关键判断因素: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所投资的企业,都要能认识到什么时候需要前一个系统,什么时候需要后一个系统。

【via 景泉 Value《环境的变化升维与底层的自适应性》】

证伪思维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

如何证明「这个股票是个值得投资的股票」?

  • 我们先暂时认为,这个股票值得投资,然后看看是否存在一些关键的指标,能够推翻这个假设。
  • 这些关键的指标存在,就表明这个股票的投资逻辑有可证伪性。有些股票不具有证伪性,尽量不要碰。
  • 如果上面这个股票存在一些明确可证伪点,并且这些风险点在此时此刻没有证据表明会出问题。那么,就可以先被作为有待证伪的对象买入投资组合。
  • 纳入投资组合的唯一原因:截止目前,其投资的理由还没有被证伪。长期持有股票,并非是爱上了这个股票,也不是为了要遵守长期投资的纪律而长期持有,而只是这个股票的投资理由在长期内都没有被证伪。长期持有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决策。

投资者常见的两种心理偏差:

  • 过度自信。涨多了不应该是卖的理由,因为这里隐含了一个判断,股票要跌了。而这种预测是过度自信的表现。
  • 路径依赖。指在股市投资小有所成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地想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模式化、理论化、体系化,以后就可以在市场上无脑复制。投资成功,应该成为下一次投资成功之母,而不应该成为下一次投资成功的绊脚石。有限的经验是可疑的,绝大多数都是错的。

【via 六禾投资《投资思维的减法:证伪思维》()()】

蔡海洪谈价值投资方法论

价值投资的几个关键原则已经反复提及,即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能力圈、安全边际、市场先生。睿璞投资的蔡海洪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是很好的补充。

股票 = 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

  • 不应该考虑:股价波动、宏观政策、中美摩擦;
  • 应该考虑: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层激励、公司治理、研发、销售、成本等等;
  • 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其实在企业经营中并不重要,如果过度关注这些事情,反而会消耗一个人的精力。我们更多的应该考虑公司在一些长期变量方面做得是否足够好。

能力圈

  • 不是说你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懂,就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地不去投资,而是你应该在做好充分的学习后才能去投资;
  • 怎样学习才能说明我们掌握了这个领域的投资能力呢?
    • 如果我们要去买一个商铺,那我们起码要把整条街的所有商铺都研究完。我们要尽量搜集全面的信息,进行大量的阅读和调研;
    • 有了信息之后,你有没有办法判断公司好不好。建立认知,我们需要三个标准,一是成功的标准,二是失败的标准,三是跨界从其他行业得到标准。实际操作中,最好要研究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还要有跨界的案例。
  • 从三个角度判断公司好坏:
    • 好公司做的要是好生意。一是商业模式要长期存在、属性稳定;二是这个生意模式财务上要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回报,比如持续且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一些成长期的互联网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是必须要有现金流;三是要创造某种社会价值,或者是用户价值,只有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才能长期存在。
    • 好公司要能做到他人做不到的事,即「护城河」。所有的东西最终一定是反映到成本优势上,如果一个公司可以做出任何竞争对手都做不了的价格,这就是最好的护城河。
    • 优秀的管理层。

安全边际

  • 方法之一是逆向投资,买入暂时遇上麻烦的好公司。

市场先生

  • 在基金销售方面有一个指标特别好用,基金卖不动的时候可能未来大概率要赚钱了,基金抢得最疯狂的时候往往需要我们保持谨慎。

研究流程和投资清单

  • 研究是数据,投资是逻辑。
  • 数据是客观的,研究流程保证了如何获得尽可能多的客观数据。
  • 找到数据后,再分析背后的逻辑,投资清单的目的是理清楚数据是否符合逻辑。

【via 蔡海洪《价值投资方法论》】

行业与社会认知

Facebook反垄断案的启发

Facebook 的市场份额如何计算?

  • 不能以营业收入指标计算市场份额。因为Facebook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而它是与数以百计的互联网平台共享广告市场的。除非能证明Facebook把互联网广告市场也垄断了,否则营业收入指标没有意义。
  • 不能以DAU/MAU等用户指标计算市场份额。因为一个用户往往会使用多个社交网络服务,每天登录Facebook的人很可能也会登录Google+,导致这种计算毫无意义。
  • 可以以用户时长指标计算市场份额,但是难度很大。例如,FTC可以指出用户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同类平台上的时间之和。问题在于,用户在Facebook上不仅会社交,也会看文章、看视频,必须把这些“非社交”的内容消耗时长给剥离出来,才能构成公允的证据。

究竟什么行为才构成「排他性条款」(或「二选一」)呢?

  • 只有禁止自己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做生意,才构成「二选一」。
  • 拒绝对竞争对手开放 API,并且禁止第三方利用 Facebook API 去推广竞争对手的产品,并不构成「二选一」。法官认为,哪怕Facebook真是一个垄断者,它仍然有权参与市场竞争,它没有任何义务帮助竞争对手。即使 Facebook 提供了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它依然有资格拒绝向竞争对手提供服务。否则,这 会使得今后的公司丧失建立基础设施的动力,因为它们知道自己将被迫对竞争对手开放基础设施。

【via 裴培《Facebook反垄断案的裁决,及其对国内的影响》】

播客笔记:锋物科技李明远访谈

李明远对物业行业的思考真的挺有启发。这篇文章由于较长,我已经在之前独立发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看

无论是投资安防行业,还是投资物业行业,这些理解都有帮助。

上级给下级写周报

得到 CEO 在播客中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上级给下级写周报。

得到周报的机制:

  • 上级给下级写周报,向下级汇报工作;
  • 可以选择公开;
  • 模板的格式:上周工作;下周工作;心得和体会;视野和情报。

下级给上级写周报的问题:

  1. 每个人都在努力证明我干了很多事,最后就变成了流水账;
  2. 下级的周报缺乏上级的反馈,甚至上级都不看,而且下级也知道上级不看,就开始糊弄。
  3. 越往上级写的越少,大量的人写着一堆没人看的东西,导致整个管理内耗巨大。

上级给下级写周报的作用:

  1. 下级一定会看,而且上级糊弄下级是很难的,每个下级都在监督你;
  2. 公开的周报意味着平行的另一组也能看到,领导之间产生了竞争,彼此也容易了解隔壁组在做什么,看谁对下属更上心,管理更加透明;
  3. 「心得体会」和「视野情报」两项要求管理者不要沉浸在日常事务中,而是要思考;
  4. 各个条线领导的周报也成为了公司的知识库和培训的一部分。

【via 组织进化论《得到 CEO 脱不花:为什么周报应该是上级写给下属》】

Sam Altman 对财富再分配的思考

Sam Altman 是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和 CEO。他这篇文章名字叫《万物摩尔定律》,但核心的观点则是讨论如何对财富进行再分配,改善现有征税体系和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无论可行性如何,这种讨论对于开阔视野也是很有帮助的。以下为笔记:

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分配财富。

资本主义带来了技术进步,技术革命创造了惊人的财富

  • 技术进步呈指数发展:15年前我们没有智能手机;150年前我们没有内燃机,也没有家庭用电;1500年前,我们没有工业机器;15000年前我们没有农业。
  • 四次技术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人工智能革命。
  • 增加社会财富的最佳途径是降低商品成本
    • 计算机革命遵循摩尔定律,降低了一部分成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视、电脑和娱乐成本大幅下降;但住房、医疗、教育以及服务业成本继续飙升。
    • 人工智能革命或许会遵循「万物摩尔定律」:所有的东西包括住房、教育、食品、服装等价格每两年就会减一半。背后的原因是,劳动力是许多供应链层面的驱动成本,而人工智能对人力的替代将会极大降低所有降低商品和服务的成本。
  • 人工智能时代畅想
    • 机器人可以在土地上开采和提炼自然资源,然后利用太阳能建造一栋房子,建造这栋房子的成本就接近于租用机器人的成本;
    • 如果这些机器人是由其他机器人制造的,那么租用机器人的成本将比人类制造机器人时的成本低很多;
    • 我们将拥有难以置信的自由,去发明创造更多的新工作;
    • 虽然人们仍然会有工作,但其中许多工作不会像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那样创造大量的经济价值;
    • 随着人工智能会产出世界上大部分的基本商品和服务,人类将被解放出来,从而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们关心的人在一起,去关爱他人,欣赏艺术和自然,或者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但资本主义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何分配财富

  • 传统方案:征收收入累进税。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做法并不奏效。
  • 作者的新方案:对资本征税(而不是对劳动征税),然后把这些税收直接分配给公民(UBI)。改善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作为股权拥有者,直接从中受益。

作者提出的财富分配方案阐述

  • 未来税收的主要来源:公司(尤其是那些利用人工智能的公司)和土地。长此以往,也许其他大多数税收方式都可以取消。
  • 公司税:设立「美国股票基金(American Equity Fund)」,每年向市值超过一定金额以上公司征收,比例为市值的 2.5%,以股份方式支付,直接转入基金账户。
    • 目前美国公司的总市值约 50 万亿美元,计提 2.5% 的税收约为 12500 亿美元,2.5 亿成年美国人人均公司税收入约为 5000 美元/年。
    • 假设像上世纪的平均水平一样,这个数字在未来十年内至少会翻一番。
  • 土地税:向所有私人持有的土地征收其价值 2.5% 的税,以现金方式支付。
    • 目前美国私人持有土地的价值约 30 万亿美元,计算得人均土地税收入约为 3000 美元/年。
    • 假设这个价值在未来十年内也会大致翻倍。随着世界真正开始理解人工智能将引起的巨变,土地作为为数不多的真正有限的资产之一,其价值应该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 公司税(股份形式)和土地税(现金形式)所得向全国所有18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存入个人账户。
  • 和传统税的区别:激励机制不同。
    • 传统税:公司、投资者和公民的激励机制不同。传统税是对利润征税,公司利润可以作假、推延或外流,而且往往与股价脱节。
    • 新税制:公司、投资者和公民之间享有同样的激励机制。每个拥有亚马逊股份的人都希望股价上涨。
  • 落地层面的细节问题
    • 对于年收入超过 10 亿美元以上的私有公司来说,可以在上市的时候一次性付清,或以现金方式结清。
    • 需要设计一个系统来防止不断加税的倾向,比如,对公司征收的税额必须远远低于其平均增长率。
    • 需要一个强大的系统来量化土地的实际价值。
    • 不允许提前透支未来而基金分配,不允许做空。
  • 结果:
    • 导致土地和企业资产价值下降15%,但这只是暂时的,只需要几年时间就可恢复。
    • 十年后,每人每年都将获得合计 13600 美元的收入,但其购买力比现在大的多,因为技术将大大降低商品和服务的成本。
    • 公司会通过增发来缴税。
    • 这种税鼓励公司将价值返还股东,而不是进行再投资。

【via Sam Altman《Moore's Law for Everything》& Camellia Yang《万物摩尔定律(翻译)》】

提升自我

拖延的本质和出路

拖延的本质是什么?

  • 拖延的本质是逃避,逃避的本质是恐惧,主要受杏仁核控制。所谓拖延症,其实就是人们在面对一件恐惧的事情时,产生的一种逃避心理。
  • 人在面对恐惧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是系统一;其次,当我们理性分析以后,发现没有退路了,才会选择硬刚。体现在拖延这件事上,如果时间不紧急,或者后果不严重,我们就会能拖则拖;等到最后deadline快到了,实在是拖不过去了,我们才会选择正面硬刚。
  • 哪些事会让我们感到恐惧:
    • 完成欲低:从进度条来说,难度大、时间长的任务;从奖励品来说,讨厌的,没啥好处的,有害的任务。
    • 掌控感低:一切我们感到无法掌控的事情,都会让我们感到恐惧。

拖延症的出路在哪里?

1. 克服内心的逃避

拖延时逃避的表现:喜欢做准备工作、喜欢找替补方案、喜欢把任务后置;

  • 解决方法之一:加强意志力。意志力不是无限的,它是个消耗品。
    • 顺应意志力的规律:在意志力最好的时候(一般是早上)处理艰巨的任务;
    • 减少意志力的消耗:不要堆积任务;不要让大脑被各种杂乱的事情或者情绪所占据,把事情列成清单;
    • 重视意志力的恢复:好好休息。可以跟同事、朋友聊聊天,可以听听音乐、弹弹吉他,可以出去散散步,可以去户外运动运动,甚至就是单纯的望着窗外的美景发发呆也是可以的。但玩游戏≠休息,刷短视频≠休息。
  • 解决方法之二:控制多巴胺。
    • 远离诱惑:小诱惑尽量远离。比如关掉信息推送、手机静音、番茄todo、去自习室等等。
    • 从不开始:大诱惑从不开始。
  • 解决方法之三:正面硬刚。说啥我也不干其它事,不做准备工作,也不找替补方案,我今天就要做这件事!

2. 削减内心的恐惧

  • 不要积压任务;
  • 通过语言改变行为模式(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从抱怨模式转变为解决问题模式;
  • 目标转换:想个办法把艰巨的任务转化为容易的任务。
    • 10分钟法则:把任务目标从「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转换成「工作10分钟」。重点是,工作10分钟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而且是100%可以做到的事情。因为时间总在流逝,它不会因任何人而停止,所以不管你这10分钟是什么状态,你都能100%完成这件事。
    • 令人痛苦的就是预感本身。当拖延症患者真正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痛感就消失了。
  • 切断所有退路:对外承诺、预先付费、设定截止日期等。

【via 思维有了模型《恐惧与逃避:关于拖延的一切》】

陈素封的原则清单

陈素封在 newsletter 中提到了他的原则清单,其中对我有用的记录如下。由于每个人的原则差异巨大,建议直接阅读原文。

原则清单 StopDoingList

  • 不要反驳,不要试着说服别人,不要讲道理。
  • 不要动不动给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传授人生经验。
  • 不要不懂装懂,不要为满足虚荣心而刻意展现自己不具备的能力。

信念清单 CoreBeliefs

  • 在现实世界,胜利是罕见的、突然的、非线性的:99%的努力会白费,不可预知的1%的努力创造出了巨大价值(拥有一个不断失败而不失去希望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 「自律」跟「谦虚」一样,真正拥有这些特质的人不会这样形容自己,而用「习惯」与「自知」替代。
  • 身体是大脑的一部分,身体不好,大脑也难生产出好想法。
  • 「年纪大了,头脑不灵活了」,这句话往往是那些没有持续阅读学习的人讲的,实际上是,年龄越大,学习能力越强,因为你持续学习,积累的知识组块会越多,触类旁通的机会更大。记住,前者在谈大脑的生理发育生长速度,后者在谈大脑的后天可塑性与神经元的连接密度。

【via 陈素封《我的中观清单100条》】

新知

「三十而立」的正确解释

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简单总结,而非教育他人;

「立」并非「立业成家」,而是指对社会和对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觉醒。

【via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什么是「三十而立」?很多人理解错了》、《与子书:三十而立立什么?》、《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

宇宙拿铁

宇宙拿铁(Cosmic Latte)——宇宙的平均颜色

宇宙的颜色是什么?更精确的说,如果把整个天空搅匀,最后会混合出什么颜色?为了确定这一点,天文学家计算了所分析的一个较大星系样本(2dF调查的200000个星系)发出的光的平均值。由此产生的宇宙光谱在电磁光谱的所有部分都有值,但只有一种单一的合成颜色。在过去的100亿年里,宇宙颜色的蓝色成份越来越少,显示宇宙中较红的恒星变得越来越多。

色板提供:Karl Glazebrook & Ivan Baldry (JHU)

颜色信息:

  • 网页颜色:#FFF8E7
  • sRGB:255, 248, 231
  • HSV:40°, 9.4%, 90%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via NASA 中文《宇宙拿铁:宇宙的平均颜色》、《宇宙光谱和宇宙的颜色》、Wikipedia《Cosmic latte》】

如何测量自己的极限力量

实地测:最准

  • 空杆热身
  • 50%*1RM重量*5次
  • 60%*1RM重量*3次
  • (70%-80%)*1RM重量*1次
  • 90%*1RM重量*1次
  • 100%\1RM重量*1次
  • 1RM 重量是根据上次测确定的,或者是用推算法得到的
  • 在完成100%*1RM重量的状态下,可以试测105%*1RM重量

推算法一:简易方法。1RM重量 = 10RM重量*1.33

推算法二:较为精确

  • 先预估自己10RM和5RM重量
  • 测一组预期10RM次数极限, 记下次数
  • 等休息完全恢复,再测一组预期5RM次数极限,记下次数
  • 步长=(预期5RM重量-预期10RM重量)/(10RM测试次数-5RM测试次数),举例如下:
    • 预期10RM为80公斤,预期5RM为100公斤,在测试中完成80公斤11次,100公斤 6次,那么步长=(100-80)/(11-6)=4公斤/次。
    • 已知:6RM重量=100公斤,则5RM=104、4RM=108、3RM=112、2RM=116、1RM=120

【via 柔王丸《如何在力量训练中测试自己的极限?》】

QUOTE

Try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via Thomas Huxley】

「加油」说给别人听,是用来结束一段对话;
「加油」说给自己听,是用来开始一个行动。

【via @施言

段子

Q:老公,假如你娶的不是我,遇到我,你会出轨不?
A:没有遇到你,我怎么会结婚?

【via @皇毅